首页 > 历史军事 > 明朝海患 > 第393章:铁索横江

第393章:铁索横江

    且说京城高丽朝贡储藏室里,恒智管理着八百多万两白银,不敢有任何疏忽,派人去五台山找方丈请求僧兵支援。

    五台山方丈得知恒智在京城有重大的事情,于是派了一支僧兵前往京城。

    这支僧兵前往京城的时候都头戴蓑笠身穿布衣,为的是不引起路人好奇。

    恒智和尚有了这批僧兵的支援,朝贡储藏室里的白银有安全保障了。

    且说清流派官员得知唐萱大败沛县的河匪,都着急不已商量对策怎么阻止唐萱北上。

    这批白银里面有徐阶亲戚地主家的埋银,礼部尚书徐阶的主意最有说服力。

    徐阶建议道:「在济州河域打造九条跨河铁链索拦截狼兵,一定能拦截狼兵北上。」

    高拱顾虑道:「这个主意好,只是工部尚书是严党的人,咱们打造九条跨河铁链索需要工部的允许呀。」

    徐阶看了看张居正,缓缓道:「这个需要张大人想想办法了。」

    张居正胸有成竹品了一口茶,淡定道:「这事我可以想想办法,最近皇帝和严嵩见面时间少了,我和皇帝见面时间多了,这段时间我举荐的人皇帝都同意任用。

    我正有一位门生需要安排,就把他安排到河道衙门当河道郎中去修理河道,有我撑腰工部尚书管不了他。」

    众人高兴道:「这样的话用铁链索拦截狼兵可成,狼兵这次休想北上了。」

    且说嘉靖皇帝回到紫禁城里,因为严党没有按时完成任务没有把白银上交上来,嘉靖也暗自着急。

    要是国库空虚的问题不能解决,国家后面的艰难可想而知,不知道农民起义的风暴什么时候爆发,不知道北方的外敌什么时候入侵,大明还有没有抵抗的力量。

    当然更重要的是大内金库,大内金库要是补充不进来白银,皇帝就要过苦日子了,这怎么能行。

    嘉靖心里烦闷对修仙也暂时失去了兴趣,于是回到紫禁城开始关注战事。

    他写好了戚英和俞大猷的嘉奖圣旨,但是没有发下去,就是给严党留时间希望严党能创造奇迹。

    然而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,嘉靖的希望一天一天地失去,觉得严党真的靠不住了。

    半夜三更,他又把戚英和俞大猷的嘉奖圣旨从书册底下拿了出来,放在油灯下反复观看,想象着戚军和俞军抗倭的场景。

    银子,银子究竟去了哪里?也许戚英和俞大猷很清楚,但他不敢确定。

    嘉靖皇帝想召见戚英和俞大猷进京,但是东南战事正处在焦灼状态又少不了他俩。

    局势已经变得复杂了,乱插手谁晓得是好是坏?即使召见人一次也只能召见一人,究竟召见谁好?

    嘉靖更想召见戚英,想和这位新起之秀面对面亲近一下,让他感受到皇恩浩荡。

    嘉靖在等待机会,找一个可以让戚英进京的机会,其实还是在给严党留时间少插手战局。

    次日,张居正进皇宫见嘉靖皇帝,按惯例汇报完吏部的工作,然后请求道:「陛下,京杭运河缺河道郎中,我想举荐李大学士当河道郎中,管理济州河域。」

    河道郎中又不是大官,嘉靖皇帝同意道:「行,就按你说的办,爱卿举荐的人我信得过。」

    张居正拿出委任状,嘉靖皇帝在委任状上批了红。张居正跪下感谢道:「谢主隆恩!」.

    嘉靖皇帝顺便问道:「京城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,河南那边如何,江南下雨了么?爱卿知否?」

    张居正回答道:「陛下,河南有雨苏北也有雨,但浙江有一个多月没下雨了。」

    嘉靖吃惊道:「江南也有一个多月没雨呀,朕是担心旱灾,这个点上千万别

    闹旱旱灾呀!」

    张居正阿姨奉承道:「大明祥瑞一定会下及时雨滋润干旱之地。」

    且说沛县河域往上就是济州河域,清流派官员按照徐阶的指示,以修河堤为借口,雇佣民工在济州河域两旁打造了九对铁桩。

   
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

小说《明朝海患》为转载作品,第393章:铁索横江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
Copyright 芭乐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.